真恶心!59岁男子将参加第29次高考,产业被扒,占高考资源当网红_梁实_教育部_考生
你敢信吗?59岁的梁实又要进考场了,这已经是他第29次参加高考!
刚开始还有人说他是为梦想坚持,结果越挖越不对劲,他的产业被扒,现在网上骂声一片。
好多人说他根本就是占着高考资源当网红,拿考试炒作自己的生意。
对此网友们炸锅了:“这哪是追梦,分明是占着高考资源当网红捞金!”
29次高考,是执念还是生意?1983年,16岁的梁实第一次走进高考考场,数学只考了38分,不出意外,失利了。
但是梁实没有放弃,继续复读备考,但是此后三年却接连失利。
展开剩余88%在巨大的压力下,他选择去读技校,但是心中的大学梦并没有消失。
所以在半年后,他还是从技校退了学,继续高考。
但是很快就迎来了高考改革,对考生增加了年龄限制。
这也就导致梁实彻底失去了高考资格,直到2001年高考取消年龄限制。
此时已经在建材行业,赚得盆满钵满的梁实突然宣布:“我要考四川大学数学系!”
接下来就是大家所熟知的,二十多年雷打不动的高考。
其实照常理来说,一个人如果可以常年累月,意志坚定的去做一件事,很难不成功,除非目标不实际。
四川大学自然不是什么好考的学校,但也并非是常人所不能及。
可是梁实的川大梦却考了29年也没实现,而且这些年他的成绩也没有长进,始终在二本线边缘徘徊。
2022年428分,2023年424分,2024年446分,离川大分数线差了89 分。
这些成绩不禁让人质疑,梁实这些年真的有在努力备考吗?
而且还有人发现,梁实每年只是考试之前临时抱佛脚几个月而已。
另外前几年,梁实还会开直播学习,但是直播中他也没咋学习,光和粉丝聊天了。
虽然因为现实的工作,全职备考不现实,但是你装也要装装样子啊。
就这么明目张胆的“不用功”,怎么对得起你年年面对媒体念叨的“川大梦”呢?
而且真有心上学的话,这几年的分数也过了二本线,这不去读书还不是摆明了,要靠高考维持热度。
而随着质疑的声音越来越大,有人还扒出了一些“实锤”的事情。
有人发现梁实名下的火锅店“梁三百”,包厢全用川大院系命名。
火锅店的墙上还贴着,梁实每年的准考证以及媒体刊登的关于自己的报纸。
这不就是直接把火锅店弄成了“梁实高考主题”店吗?此举直接吸引来一大批顾客拍照打卡。
有知情人士透露,他的火锅店年营业额好几百万,而高考带来的流量,则贡献了大部分的客源。
“恶心!把高考当生意,真给考生丢脸!”在梁实的视频下,这条评论获赞超10万。
更有网友直言:“他就是个精明的商人,用高考人设收割流量。”
但也有人支持:“梦想无关年龄,他的坚持值得尊重。”
这种现象让教育专家担忧:“当高考沦为商业噱头,考试的严肃性何在?”
资源浪费争议此外,还有网友怒斥梁实为敛财而浪费国家资源!
有人算了笔账,一个标准化考场成本就不少钱,再加上监考老师薪酬、试卷印刷、交通安保等等。
梁实这29年的高考费用绝对不是一笔小数目!
更关键的是,高考资源本就紧张,2025年全国报名人数达1335万,四川二本录取率仅 38%。
有网友评论:“山区孩子步行10公里赴考,他却年年占着名额刷存在感,公平吗?”
教育部2002年明确规定公办高中不得招收复读生,但社会考生(如梁实)仍可多次报考。
浙江大学科举学专家刘海峰指出:“高考制度已成为开放性考试,年龄和次数均无限制。”
但这一政策也引发争议:“终身高考”是否会稀释教育资源?
某教育研究院调研显示,某省重复考生占比3.2%,相当于1.2万个考场被循环占用。
“他的行为合法,但未必合理。”
教育学者李明指出,“高考资源本质是公共资源,过度消耗可能损害制度公信力。”
建议对连续参考5年以上者进行能力评估,引导其通过成人教育等途径提升。
但也有声音认为:“终身学习值得鼓励,梁实的坚持恰恰体现了教育开放性。”
法律专家王志强则从另一个角度分析:“若梁实确实利用高考进行商业炒作,可能涉嫌违反《广告法》。”
他举例,某网红曾因“虚假宣传高考成绩”被罚款20万元。
但目前梁实的行为尚未触及法律红线,更多还是道德层面的争议。
结语梁实的故事,折射出中国教育的深层矛盾。
一方面,高考制度的开放性保障了公民的受教育权。
另一方面,公共资源的有限性又要求合理分配。
梦想当然没有对错,但如何实现梦想,折射着一个社会的文明刻度。
目前,教育部尚未对“重复高考”出台限制政策,但多地已开始探索弹性学制、中高龄教育支持等措施。
也许,在鼓励终身学习的同时,建立更精细化的引导机制,才能让教育公平真正落地。
毕竟,高考不是终点,而是人生的起点。
当梁实第29次走进考场时,我们更该思考的是:如何让每个考生,都能在公平的赛道上追逐梦想?
发布于:河南省相关文章
- 2025-05-22部分NS2卡带可以在初代Switch上运行!使用更灵活
- 2025-04-13一篇报告看懂最有潜力的消费赛道
- 2025-06-25真恶心!59岁男子将参加第29次高考,产业被扒,占高考资源当网红_梁实_教育部_考生